超級工廠丨構筑“地下王國”的它,到底藏著多少綠色秘密
“超級工廠”是一個大型工廠紀實類短視頻欄目,用鏡頭語言,探尋中國工廠最真實也最震撼的一面。
本欄目由網易浪潮工作室 X 網易傳媒科技研究院《了不起的中國制造》聯合呈現。
——————
我叫聯小塑,是一名全能運輸員。
別問我為什么鏡頭里沒有我,因為我習慣穿墻走地。
雖然大家不常常留意我的存在,但幾乎每個人都離不開我。我送電、送水、送燃氣,比外賣員都要勤快。
不過,除了這些,我其實還隱藏著另一重身份。
這里是我誕生的地方。
你肯定想象不到,眼前這些粉末和顆粒,就是我最原始的模樣。
原料混合就像做菜,需要加上調料才會美味,我也需要各種助劑、色母等材料,才能發揮最優異的性能。
我們在機器高速旋轉下充分融合,然后通過輸送管道,抵達生產區。緊接著通過模具,被塑造成各種形狀。比如這里,擠出的是我長長的身體,又比如這里,是負責生產連接我各個部位的配件。
作為一個“帥哥”,我們對自己的外形有著嚴格管理。除了用機器真空定型,還需要經歷“水療spa”冷卻。
在切割成等份后,我們領著愛的號碼牌,穿上包裝外衣,等待人類將我們運往各地,承擔起城市建設者的責任。
從原料到成品,我們的一生用簡單的幾步就能走完。但作為綠色環保的減碳衛士,我們走的路遠比這多得多。
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地方。
由于我們的原材料大多是顆?;蚍勰?,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粉塵和廢氣。即使產生的量很小,我們也依舊秉承著“一個都不放過”原則。因為當它們排放到大氣環境中,長年累月可能就會造成空氣污染,甚至可能進一步影響氣候變化。
因此,從源頭開始,我們就將污染較大的鉛鹽類熱穩定劑,更替為了綠色環保的鈣鋅類復合熱穩定劑。并且在擠出成型環節,還設置VOCs處理設備,通過UV紫外線將廢氣“肢解”成了無害化合物。
除了粉塵和廢氣,我們也不放過任何一滴水,通過濾水系統將水回收再利用,一年下來,循環利用水量差不多有2/5個西湖。你可能不知道,循環用水其實不僅節約的是水資源,它在隱形中也降低了水資源運輸和污水排放處理過程中的能耗,因而達到減碳的效果。
當然,碳排放主要的來源,還是在于能源的消耗。在我爸爸的爸爸的年代,工廠用的大部分都是從外面購買來的火電。為了實現綠色生產,工廠逐步改用自產的光伏清潔能源。
所以你會發現,不論是在屋頂還是停車棚,在廠區內處處都是光伏板的身影。而生產車間的智能化系統,精準計算和調度著電能消耗,將每一度電物盡其用。
如今,整個集團平均每年的光伏發電量就超過了2700萬千瓦時,相當于減少了大約2214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。而這些綠色電能不僅維持著工廠的生產與辦公,同時也供應著附近居民的生活與其他企業的生產制造,可謂是實現了綠色環保與經濟效益的“雙贏”。
所以,別看我只是一根小小的管道,其實身上藏著不少節能減碳的巧思。而這些巧思的背后,是每個聯塑人的智慧和努力。是他們把綠色減碳的理念深入每一個生產運營環節,塑造出了如今的我,也是他們告訴我要擔起社會責任,為健康美好空間永續。
在聯塑,每個人都相信即使是一小步的改變,都可能創造更多的綠色奇跡,哪怕只是隨手關燈停水、調整空調溫度這樣的小小舉動。
氣候問題已經變得日益嚴峻,每個聯塑人,包括我,都已經做好準備迎接挑戰。等待我們的會是一個美好的低碳未來嗎?我期待著!
稿件來源于“浪潮工作室”
且本文所涉數據、圖片、視頻等資料部分來源于網絡,內容僅供參考,如涉及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